查看原文
其他

40年前的老上海照片来了!阿拉的早晨从这件事开始,你还有印象伐?

新民晚报 2024-01-14
40年前的上海早晨,常会被煤球炉呛人的烟雾催醒。在那时,“生煤炉”和“倒马桶”是老百姓起床必做的两件事。
上世纪80年代,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燃料就是煤。当时年轻人成家,小小煤炉必不可少,煤球和煤饼也成了重要物资。


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用煤。每逢节日,为解燃“煤”之急,煤炭加工厂加班加点、马力全开。大街小巷,运煤饼的平板车装得满满当当,一路穿梭不时撒下些泛黑的煤屑,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如黑白照片般的灰色记忆。
时代车轮滚滚向前,煤球、煤饼、运煤板车还有在家门口“生煤炉”的日子渐渐远去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捷环保的煤气。1999年,上海各区的平均气化率已达98%,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时,申城更是已经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的燃气体系。
告别“生煤炉”背后,藏着一座城市发展的印记,也是老百姓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最佳例证。

1991年,曾经的南市区老城厢,“生煤炉”是起床后第一件事。徐福生 摄


1983年,浦东栖霞路的煤炭店里生意火爆。刘开明 摄


1990年1月,为缓解春节前夕买煤饼难,虹口区煤炭公司在凉城地区新增供煤点。种楠 摄


1985年,延吉路上的煤饼工坊里,女职工干起活来不马虎。苏春生 摄


1985年,永吉路。送煤的板车出没在街头。苏春生 摄


1985年,东风饭店门口堆着煤灰,等待被制成煤饼。夏永烈 摄



1986年,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实拍。夏永烈 摄


黄浦江畔,曾经的煤炭装卸区成了老白渡滨江绿地。肖健 摄


老白渡滨江绿地,原先的高架运煤廊道成了市民的观光步道。肖健 摄


调配煤炭用的大抓斗成了江边独特的雕塑风景。肖健 摄



新民晚报原创稿件

记者:董怡虹 刘慧琴

编辑:李星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